天津交通职业教育始于1958年。2002年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天津交通职业学院,隶属于天津市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现有在校生8572人。目前,学院是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交通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立项建设单位。建院以来,学院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核心,认真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端技能人才
1.人才培养——围绕“三步曲”,创新培养模式
学院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紧紧围绕“新生入学就是就业序曲,教学过程就是就业准备,毕业实践就是就业前奏”的思路,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岗位技能为着力点,同时兼顾了学生学习能力、职业通用能力的培养。如:物流管理专业实施了“产学合一、双线并行” 人才培养模式,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施了“项目导向、双训衔接” 人才培养模式等,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综合评价满意率均达到95%以上。
2.专业布局——突出交通特色,推行预警机制
学院瞄准天津区域经济发展和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对新兴产业人才的需求,建立了“适度超前、动态调整、校企共建”的专业建设和调整工作机制。借助开放的理事会平台,积聚和充分发挥社会、行业、企业的人力、物力资源优势,适时增设新专业、调整老专业,遴选和重点建设了物流管理、汽车整形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等特色优势专业,彰显了交通特色品牌效应。
学院建立了招生就业预警机制,明确了专业设置调整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的程序及要求,于每年底由招生处、就业处、教务处等协同各系部进行专业设置或调整前的调研,提出年度调整意见,并报学院审议通过。通过实施预警机制,近三年来学院共新增和调整12个专业。
二、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1.课程建设——纳入计划管理,实施双融双合
学院自2008年开始就将创业与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并作为必修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中。如:营销策划课程安排了16课时的自主创业项目营销策划;物流、经管类课程安排了20课时的创业沙盘模拟等。
2.队伍建设——强化师资培养,措施保障有力
学院先后选派14人次参加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讨、培训和交流,并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近年来,学院有2名教师取得了高级职业指导师和KAB创业教育培训讲师资格。2011年学院还选派5名教师作为创新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分别到都瑞日用品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进行挂职顶岗实践,并带领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其中张静老师带领学生承包的天津物美华苑店果蔬课的水果经营项目受到公司的通报嘉奖。
同时,学院还出台了《天津交通职业学院科研工作考核暂行规定》,其中明确规定鼓励教师参与横向和纵向课题研究与实践。
3.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有形,活动丰富多彩
学院开辟了校内外创业基地,一是在校内建设了大学生创业实践园区,积极吸纳学生参与创业,二是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合作组建创业团队开展自主经营,效果良好。如:崔明老师带领3组学生在都瑞日用品有限公司承包了三个销售项目,对学生进行实战演练,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高。
目前,学院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委联合指定的首批“创业能力测评区”。自工作站设立以来,已先后对500余名学生进行了创业能力测评,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我院学生的创新设计“智慧货架仓储系统”在全国高职示范校四周年展示会上荣获优秀奖。
同时,学生还自发成立了“创业与就业协会”等社团组织,并在学院的支持下先后聘请了市创业中心王伟教授等20余人来校开展创业意识及创业项目选择讲座;聘请了帝德数码有限公司王惠东总经理等3人为我院的创业指导师。
通过跟踪反馈,截止到目前我院已有38名学生开展自主创业,且已有多个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其中王思鑫同学的创业事迹被全国高职高专教育规划教材《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作为典型案例收录。
三、打造专业师资队伍,提供全程就业指导
1.就业指导——成立组织机构,系统设计课程
学院校企合作管理中心、教务处、就业处联合成立就业指导教研室,并由就业处进行统筹管理,于2008年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规划了60学时的教学安排。教研室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坚持“每周有例会,每月有教研,每季有检查,每学期有评教”,使就业指导课程成为校内开设课程中满意度最高的课程之一。近年来,学院共主编和参编了《职业大的与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等5本教材、讲义。
经多年实践,学院形成了“一个目标、二个体系、三个阶段”的“一二三”就业指导体系。即以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就业为目标,通过个人咨询和班级辅导体系、学生活动和就业讲座体系,按年级分别制定了“大一树立职业意识;大二确立职业目标;大三求职能力支持”三个阶段的就业教育与指导方案,并形成了独具交通特色的教材和教学课件。
2.咨询辅导——设置专职教师,形成制度管理
学院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配置了9名专兼职教师,并形成了“咨询有记录、辅导有反馈、效果有追踪”制度。同时学院还组织开展了“校园模拟面试大赛”等丰富多彩的就业指导及教育活动。
四、完善就业服务工作,确保学生优质就业
1.平台建设——开展招聘活动,提供信息支持
学院设有500余平米专用招聘大厅,据麦可思调查显示我院的毕业生中有62%通过校园招聘实现就业。仅2011年,学院就举办百家以上企业的招聘会6场次;中小型专场招聘会50余场次;组织了参加网络双选会3次。
学院建有专题就业网页及校企合作网页,并与天津市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网等五家网站实现链接,以及时发布就业信息。与此同时学院还拓宽了与学生的联络方式,在学院建有校讯通、在系部建有微博、在教学班建有QQ群。
2.市场开拓——建立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共赢
学院按照"五位一体"的原则,建设了6个校内实训中心和171个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成立了丰田、博世、奥迪、物美等26个订单班。合作企业接收学生半年顶岗实习2183人,接收毕业生706人。经过校企共同培养,许多毕业生成长为企业技术总监和部门经理,成为企业和学院的共同资源。
3.就业帮扶——建立双困台账,开展结对帮扶
学院建有“双困生台账”,并指定教师采取一对一结对子的方式对“双困生”进行重点帮扶,除进行心理疏导、观念引导和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教育外,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走向就业岗位。
4.思想教育——落实就业政策,学生真情回报
一是学院把国家就业政策教育贯穿于就业教育的全过程;二是通过开展毕业生就业经验交流会及对赴西部支援的学生进行奖励等,鼓励支持学生面向基层就业;三是每年坚持做好毕业生的离校教育,毕业生为表达对学院的感激之情,自发创作了《再见 交院》专题片。
5.项目管理——设立奖励基金,出台管理办法
学院设立了《院长奖励基金》,出台了《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引导师生员工积极拓展合作企业及合作项目。在上级单位没有明确要求的情况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高校毕业生预征入伍”等项目。近年来,我院共有百余名学生参与了以上项目的选拔。
近年来,学院按要求完成了各年度各类基础数据的录入、统计、上报工作。近3年共发表就业类相关论文12篇,其中由就业处申报建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及管理机制的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管理QC组,荣获天津市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和天津市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先进企业称号。在首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星级示范院校”评选中,学院获就业工作进步奖。
五、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做实“一把手”工程
1.领导重视——成立两级机构,开展竞聘选拔
学院成立了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由学院院长担任委员会主任,且每年度均将就业工作列入学院的年度工作规划,并在学院成立了就业处和校企合作管理中心,在系部成立了就业工作办公室。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选拔了18名专职、43名兼职就业工作人员,明确了所有机构及人员的职责分工,从而形成了多层次的就业教育与服务网络,目前学院的师生比达1:150。同时学院每年召开就业工作会议,对就业形势、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和总结,递交《就业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
2.经费投入——场地配备充足,资金足额到位
学院专设6个就业工作场地,累计面积1090㎡,生均面积0.43㎡。近3年来,学院累计投入167余万元用于支持学生的创业就业工作,学生生均200余元。
六、突出高职教育特点,创造一流工作业绩
一是学院实施了理事会制度下的校企合作办学新体制,构建了由政府、主管集团、合作企业、行业协会以及学院等成员组成的学院理事会、系级理事分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三级校企合作运行体系,使校企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形成校企结合、产学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长效办学体制。
同时,学院成立了校企合作管理中心,中心下设四部一室,分别为学生就业服务部、企业实践资源部、技术服务拓展部、教师资源管理部、校企合作办公室。中心为学院、企业和学生搭建了一站式服务平台。
二是学院大力引进合作办学项目,先后与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签定了“合作办学协议”。校企双方在资金投入、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企业员工培训等方面均通过协议的方式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建立起校企之间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骨干校建设期间,学院还将利用中央财政、天津市财政及行业企业和学院共同筹集的484万元资金为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近年来,学院就业率、签约率逐年提升,一年一个台阶。2011年就业率均达98.08%,签约率达91.93%以上。学院委托麦可思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第三方调查评价,显示学院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比我市高职院校同期平均水平高2.9个百分点;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对口率高3个百分点;毕业生对学院总体满意率远远高于同类院校的平均水平。获得较好的社会声誉。